
圖為中安科子公司常州明景
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,“瞪羚企業”這一新詞迅速在網絡上走紅,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。瞪羚企業,作為新經濟和新動能的重要載體,以其高成長性和創新能力,在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中安科全資子公司——常州明景物聯傳感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常州明景”),連續三年蟬聯省市級“瞪羚企業”稱號,包括2022年常州市瞪羚企業、2023年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瞪羚企業、2024年江蘇瞪羚企業,已然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桿。
以技術為錨,驅動“瞪羚式”跨越
自2001年成立以來,常州明景便以“創新驅動”為內核,錨定安防與智慧物聯賽道,逐步從單一硬件制造商轉型為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。2013年率先將AI煙火識別技術融入森林防火系統;2014年推出4G無線車載系統,賦能應急指揮場景;2018年完成電力安監行業產品及解決方案;2020年研發布局變電站智能巡檢與驅鳥設備;2023-2024年完成了智慧能耗管理平臺、配網監測平臺軟件……“安防行業的技術迭代非常迅速,但我們通過設定明確目標、團隊協作和不懈努力克服了困難。”總經理景玉萍如是總結。

圖為常州明景部分產品
在智慧電網領域,常州明景更顯鋒芒。面對輸電線路覆冰監測難題,常州明景自主研發的MG-BH1導線覆冰AI智能監測系統,通過北斗定位與AI算法融合,實現了毫米級覆冰厚度檢測;在電力巡檢場景中,搭載太陽能供電與低功耗控制技術的智能云臺攝像機,攻克了偏遠山區設備取電與數據傳輸的行業痛點。“我們提前布局,引入國產化的芯片和傳輸模塊,不僅解決了供應鏈‘卡脖子’難題,還增強了產品的自主可控性。”研發副總柏雷的陳述,印證了企業技術自主的決心。目前,公司已擁有85項專利、35項軟件著作權和10項發明專利,展現了強勁的科研創新活力。

圖為常州明景榮譽資質
以質量為盾,鑄就企業口碑
瞪羚企業的“高成長性”背后,離不開對品質的極致追求。常州明景建立了覆蓋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理體系:從原材料嚴苛篩選到48小時老化測試,從抗震、防水、鹽霧、高低溫試驗到光電測量試驗,每一臺設備都需通過多項檢測方能出廠。正是這種“零容忍”的態度,讓常州明景的產品在新疆電力、大慶油田、北京奧運場館等重大項目中穩定運行。

圖為常州明景產品質量部測試區
對客戶需求的精準響應,則是另一張“服務名片”。產品經理匡成武介紹:“一旦收到技術支持請求,我們承諾在30分鐘內做出初步回應,并根據具體情況在2至3小時內提供詳細的產品配置或方案執行計劃。對于復雜或需要定制化處理的問題,我們會在一天內與客戶溝通確認細節,并迅速組織內部資源推進解決方案的實施。”這種高效、精準的服務響應機制,贏得了客戶的廣泛贊譽。

圖為常州明景產品質量部測試區
以人才為核,凝聚智造力量
常州明景深諳“人才是第一資源”的發展邏輯。通過“縱向晉升+橫向競爭”雙軌機制、多維度激勵方案及定制化培訓體系,打造人才成長沃土。同時,公司重視內外部培訓,每年安排8-10場培訓活動,涉及到新產品培訓、行業動態及技術發展方向培訓、積極心態培訓、家庭育兒分享會等,幫助員工提升專業技能和個人素質。

圖為常州明景工作人員
在這種優秀企業文化的熏陶下,常州明景的團隊之間形成了緊密的協作關系。“去年,我們研發團隊曾在20天內完成電力設備樣機測試,45天內實現從設計到量產的全流程交付。這一過程中,研發、采購、生產各部門緊密合作,共同攻克難關,充分展現了團隊協作的力量。”常務副總韓芝兵道出團隊凝聚力的源泉。

圖為常州明景內部培訓會議
從填補國內空白到引領行業變革,常州明景的“瞪羚之路”,是一條以創新為魂、以質量為骨、以生態為脈的攀登之路。正如其核心價值觀所言——“誠信、務實、尊重、超越、共贏”,這家企業正以奔跑之姿,奔向更遼闊的星辰大海。